2019-9-18 10:38| 发布者: 车谈会| 查看: 1598| 评论: 0|原作者: 车谈会
我终于在《长安十二时辰》完结一个月左右后,排除万(jia)难(ban)地看完了它。当初因为同事俊陶兄弟的一句“良心好剧”,我入了坑。当然,其实最重要原因还是奔着四字弟弟去的。 但就像当年为了柯震东去看《小时代》,出来却爱上了陈学冬一样,毫不专情的我马上就移情别恋上了剧里那个整天皱着脸、走哪都被追杀的黑暗骑士——张小敬。 他这人身上有股子韧劲儿。哪怕是被长安的官给整进死牢了,但当长安有难时他仍旧毫不犹豫地参与到了“拯救长安”的紧急行动中;无论多少人对长安嗤之以鼻,他仍旧毫不动摇地坚守着好朋友口中的“不值得”;哪怕是赌上自己一人性命和原则,也要豁出去做个背信弃义的“不良帅”…… 总之,他绝对足够偏执。这样的偏执,让我想起了只有过一面之缘的“儒帅”——丁磊。 张小敬不管怎么看,都“五大三粗”的像个“登徒子”。反观丁磊,往往都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儒雅模样。可若非是两人足够相像,我不会从那个铮铮汉子一下就跳脱到现实生活中的企业家。 甚至如果可以给他们安排一场对话,我想,画风应该是这样的。 好吧,反正幻想又不用花钱、花力,但梦想就不行了。这个世界上,总需要有一些偏执狂去将梦想变现,张小敬和丁磊都是。他们只不过是活在不同时代下,同样的追梦人罢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张小敬就是长安的真爱粉,甚至是脑残粉。他的梦想便是打完仗了去长安城里住下,然后继续保护长安。 城外的战乱他扛过来了,九年的不良帅他默默守了过来。为的就是想看着长安一直繁荣美好下去。所以哪怕最后成了一名死囚,张小敬还是回到了那个骑士的位置。 智能电动汽车不就正是丁磊心中的“长安”吗? 都说汽车是汽车人的鸦片,曾经一度离开汽车圈的丁磊辗转之下,还是回到了这个圈。所以说,坚定的梦想其实和地球一样,都圆的,只要没偏移轨迹,终究还是会绕回来的。 丁磊是个名副其实的高学历人才,当年在复旦大学读书时师从的都是业界有名的专家。复旦大学硕士毕业的他本能留学美国进行深造。但因为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一生。 当时他还是半导体物理专业的研究生,需要接触大量实验设备。学校有一台从国外进口的激光发生器,需要由该国的工程师来安装。等到工程师安装调试完后,丁磊负责送他们去机场。结果那辆上海牌轿车在路上熄火了,司机怎么也发动不起来,还需要借助推力那种原始的方法才能发动。这样的情况在当时的国内是很常见的事。 但在外国工程师眼里,他们觉得是笑话,是shit。 这件事成了让丁磊下定决心留下来攻实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1988年研究生毕业,丁磊进入了上海大众,并亲历了桑塔纳的国产化进程。 1995年,丁磊进入了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浦东轿车项目(上海通用汽车前身)担任质量小组负责人。 2003年底,丁磊成为上汽自主品牌项目四个主要成员之一。 之后,在主导收购英国MG和罗孚之后被调回上海通用出任CEO。在任期间,上海通用其中四年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并成为全国第一家年产销过百万的乘用车企。 2011年,调任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江管委会的负责人。 之后,调任上海浦东副区长。 2014年试图引进“特斯拉”,最终无果。从此心里埋下了自己做新能源汽车的种子。 2015年,探索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 2017年6月,成立东海岸基金,准备募集产业基金,投资未来的智能交通产业。 两个月后,组建“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2019年,正式发布“华人运通”的第一款量产定型车高合HIFHI 1。 三十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划时代期间,是多少个企业起起落落的生死存亡期间,是一代代人物光芒初绽的期间。 三十年里,我国的汽车产业在无数人的努力下日新月异。从什么都要进口到现在的自主研发生产,从当初的燃油机到现在的新能源,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就像现代汽车的百公里加速一样,越来越快。 这三十年间,丁磊以新造车势力创始人的身份再度回归汽车圈。 “我的人生成长历程就是得益于时代发展,我也是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见证者、亲历者。我就像是亲历和见证改革开放40年汽车行业发展的一枚‘年轻活化石’。” 十年西域兵,半生保大唐。九年不良帅,不悔入长安。 张小敬作为被大案牍术选中的男人,意外收到了一份得以死里逃生的“对赌协议”的合约邀请,合约的甲方,是靖安司司丞李必。张小敬本来没什么兴趣,但一听是拯救长安的戏码,果断答应。 说白了,就是张小敬在白手起家创业,创业的终点是长安无数百姓的命和自己可有可无的赦免。 这是一个被时代风口选中的男人。无数年后的今天,丁磊站在了这个位置。 现如今,一场无比残酷的洗牌正在进行着。几乎所有的汽车业内人士都持消极态度,丁磊不是。大家看来的过冬,在丁磊眼里是大好机会来了。 “现在是大好机会,不是谈如何生存,是谈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来发展的问题。我们要把原来的跑道打破,从更多的维度来看系统的解决问题。” 在他看来,个位数的市场下滑完全不是问题。正所谓,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 国家的新能源补贴退坡,不是车市的寒冬,恰好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脱去政策外衣、强化技术能力、说服消费者的好时期。 丁磊一直都有一个电动汽车梦。哪怕经过两次落空,兜兜转转回来依旧还是要造他的车。 尽管丁磊抹去了在乐视任职的工作履历,但稍微熟知汽车圈的朋友都知道他曾和贾跃亭有过共事的经历。或许就像张小敬一般,半忽悠半劝服地被带入了这个局,只不过张小敬最后也算功德圆满了,而丁磊却“不欢而散”了。 但丁磊缺的是像贾跃亭一样的合伙人吗?并不是。丁磊和张小敬都是身具实力之人,有能力的人做事情不拘泥于对手是谁,要搞清的是自己这边的合作伙伴是谁。 显然,贾跃亭不是丁磊合适的小伙伴人选。 就当前的车市大环境来说,这几年车企崛起、资本推动,新能源市场、PPT造车乱象横生,让人们对一些新势力企业充满了质疑。同质化现象过重让整个汽车行业犹如一潭缺乏生机的死水。 哪怕是比亚迪那种新能源造车大佬,也没躲过众多喷子们的悠悠之口。这个时候,丁磊说,华人运通不只是一个造车企业,而是一个改变人类出行方式的企业。 “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回归。”在丁磊看来,华人运通是抓住全球汽车产业历史性大变革的机遇,思考汽车产业从传统的垂直产业到现在走向横向跨界、升维整合,寻求整体的人类未来出行解决方案的创新和尝试…… 言简意赅,就是说华人运通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丁磊还说,创建华人运通,他有着一份汽车人特有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我不做,可能不会有像我同样经历的人去做,这个也是每天激励我、激励华人运通不断创新的动力。” 可是,这“临危受命”的差事可不好当。看看张小敬那一天累死累活的跑酷就知道了。 不过相比之下,张小敬创业起来比丁磊难多了。 基于早年在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合资公司的历练,丁磊足够自信、足够笃定,也具备如今创办华人运通的前瞻性和大局观。 同时,丰富的从业经验也让他有着“政商通吃”的投资方背景。再看看他手下的那些人,一个个专业背景雄厚,个人实力抗打,活脱脱的一群“精兵”。 丁磊的回归,是高段位的跨栏。 张小敬呢,好不容易得到了李必无条件的技术和人员支持,却还要被无数个拦路虎横插一脚。 低潮总是会有的,张小敬由广受尊敬的“不良帅”大人沦为了人人喊打的逃犯,华人运通也在创办的前两年受到了无尽的质疑。 好在两位具备战斗力的领导者依旧目光坚定地走着。因为他们知道,不管困难有多少,任务始终是不变的。 张小敬坚信,长安值得这大唐盛世,长安的百姓值得生活在这样让世人都称许的国度里。 丁磊也笃定,这个世界未来的路、车开发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看电影、点餐,是弱相关,手机上也能做,而在路上自动驾驶和车是强相关,所以这些产业要大量的资源区做。但是,这里我们不要去重复制造工厂,而是更应该进入产业。这样,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就有非常大的希望,还可以从中国扩展到全世界。 如今中国的车企不下几百家,但最终能活到春天的也就那么几家。创业真的不难,要活下来才难。真正顺心的不过3天,其余的97天都是在各种业务的焦灼之中,更谈不上什么充满希冀的回报。 脚下的市场有多难走,那也得要站在玻璃渣子上起舞。不退,才可能成,不是吗? 对张小敬来说,别人眼里多么不值的长安给了他回报,那里的每一个人能平安快乐的生活着就是他的回报。 翻看到2010年丁磊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他说:“汽车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行业,我深怀感激,因为它对我的回报是100%的。” 在他们心里,回报不等同于薪资和名位,是自我价值和自我梦想的实现。 可见,外表文质彬彬的车界奇才——丁磊,正享受着自己主动迎接的各种挑战、突破、和创新。 我想,创业路上,并不是没有鲜花盛开。 张小敬最后活下来了。在这场创业中他失去了很多,但终究,梦想是成了。回到眼下,丁磊却还只是刚刚开始,华人运通的未来依旧是不定数。不过不论将来车市如何,我想,丁磊都能嚼着玻璃,望着彩虹。 “偏执”是他们俩倔强的缺点,却也是他们梦想照进现实的最大优点。毕竟,偏执的人最有可能拥抱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