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来信息了 你的回复 可能将决定未来会不会吃上他的狗粮 你会怎么办
快搬个小板凳
我来告诉你比亚迪DM技术十几年“鲜为人知”的故事
2008年
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的第五个年头
中国对新能源车的补贴还未开始放
眼望去新能源车玩家寥寥无几
在汽车行业,比亚迪此时还是个“后生”
在插混领域,他却成了最早交卷的人
比亚迪答卷是怎么写的呢?
只见标题写着
别人费尽心思想着怎么在燃油车上加一套电动系统
但是传统燃油系统已经很成熟了
很难再对整车进行大改
所以大部分混动车型的电动系统都比较弱
而比亚迪的思路和大家都不一样
他更像是在纯电车里装配了一套燃油系统
比如
当时的F3DM就拥有一块接近15度电的大容量电池
要知道,其他混动车也就准备了2度电而已
因为继承了纯电动的基因
F3DM的纯电续航里程远超普通混合动力汽车
在电量充足的时候不需要启动发动机
油耗为0,创造了最好的燃油经济性
DM 1.0技术,就这样拉开了插混技术的大幕
比亚迪成为了这一领域的开拓者
同时也为将来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
2013年
新能源车行业开启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比亚迪也已修成学霸
对于DM技术
这一次工程师们有了更大胆的想法
要从性能上突破人们对比亚迪品牌的认知
怎么做呢
把DM 2.0技术当作一个团队
工程师主要抓了两件事
升级管理办法+提升人员能力
首先,重新设计动力系统
DM 1.0技术使用了DHT发动机
只有一个高速档位低速下无法直驱
要是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其中一位想请假
整个系统都得停工
而DM 2.0技术加入了DCT(双离合变速箱)
由此发动机有了6个档位
可以实现全工况下直驱
这样,电动机和发动机都能分别驱动车辆了
即使其中一位不能工作了另一位也能挑起大梁
效率更高更可靠
另外
DM技术的骨干成员都得到了大幅能力提升
配置这么强大怎样才能让人知道呢?
于是秦DM带着DM 2.0技术一出场
就信心满满地跑去和各类性能车比拼直线加速赛
当然不是
结果一出来就令人咋舌
众多价值几十万上百万的车竟然不是秦的对手
百公里加速实现突破5.9s
秦DM在各场赛事中大出风头
重新树立了比亚迪汽车高性能的形象标杆
随后,加配了一个后驱(P4)电机的唐 DM问世
它的加速表现更为疯狂,百公里加速时间4.9S
也正是源于这种性能自信,比亚迪提出了“542战略”
从此当人们再谈起汽车性能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比亚迪
如果说前两代DM技术是都是激进的技术探索
那么DM 3.0技术更像是一次回归用户体验的升级
为什么有的车驾驶体验不好?
还不是因为发动机不够给力
发动机通常高速匀速前进效率最高
在启停、加速、怠速、换挡这种变速状态下很崩溃
要是遇到城市低速路段
再持家的发动机也得暴躁起来
有了混动方案之后
虽然电机为发动机分担了一部分驱动的任务
然而因为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电池容量有限
所以在拥堵道路,电池馈电的风险比较高
驱动电机容易吃不饱没力气
电池一旦馈电
emmm。。。
于是
工程师想到在P0的位置给发动机安排一位助手
高压BSG电机
它在智能发电时能够提高保电能力
出于成本考虑
传统BSG电机工作电压是48V
日常只能做些打下手的工作
而DM 3.0技术的BSG电机可以从动力电池取电
高压大功率
从而拥有更高的性能
高性能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普通BSG电机的工作
比如同样是辅助
启动高压BSG电机的启动拉升发动机转速
能达到800rpm/min
可以直接越过发动机抖动转速区间
从而实现发动机的瞬时启动
当然不止这些
它还能拓展新业务
那就是和发动机一起组成HEV串联模式
什么意思呢
简单地说,就是发动机带动BSG电机进行发电
BSG电机发出来的电
又可以通过动力电池给驱动电机使用
在城市拥堵路段启动HEV串联模式
发动机可以一直运行在最经济的转速
BSG电机也能保持高效地发电
很大程度降低了电池馈电的风险
驱动电机也就可以放心地驱动汽车了
有了这位得力助手的加入
再加以动力电池系统、热管理系统、
电控系统等核心技术的升级优化
DM 3.0技术保持甚至显著提升了原有的性能优势
还实现了更高的能源转换效率
在经济性和驾驶体验上有了巨大进步
经过你的耐心解释,终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