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记·青海湖大环线(四)
走进敦煌莫高窟,探访鸣沙山月牙泉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因为莫高窟而享誉世界,更有千年丝路鸣沙山,驼铃声声月牙泉,成为人们心灵向往之地。大环线的第四日,我们如约探访,这也是此行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
从瓜州县城出发到敦煌莫高窟一百余公里,为了能赶在上午较早时候准时进入景区,我们尤为重视时间安排,生怕一不小心而留下遗憾。因为承载力,莫高窟单日限流六千名游客,A类票还要提前一个月从网上预约。可以说,为了一睹人类艺术瑰宝的光彩,也是费了一番功夫。
▲初入莫高窟
▲远观大大小小的洞窟
▲近景
上午十点半抵达景区,在游览洞窟之前我们观看了《千年莫高》《梦幻佛宫》两场数字电影。它全面呈现了莫高窟的前世今生,以及石窟壁画、造像艺术的魅力,气势恢宏的画面让人眼花缭乱。有太多的知识点值得记忆,不过因时间太短大多如过眼云烟。只是影片开篇前有一幅壁画前后100年的对比图,其剥落消蚀的情景并配以呼吁保护的文字,令人印象深刻。
▲石窟洞口上的飞天形象
从数字展厅出来再到石窟核心区域,还有一段近20公里的车程。这一条通往莫高窟的唯一道路,七月份还被暴雨冲毁,新闻报道说景区不得不暂停开放。那时还在担心会不会遗憾错过,好在天遂人愿。
▲据说此三个字是从郭沫若先生手迹中摘取的
莫高窟,亦称“千佛洞”,始于十六国前秦时期。一个叫乐僔的和尚途经宕泉河谷,决心在此悬壁上开窟造像。如今历经千年,现在遥望过去,崖壁之上大大小小的洞窟依次排开,每一个洞窟都有自己的传奇历史。据说,将莫高窟中的壁画铺展开来,可以形成一幅长达60公里的画卷。
▲石窟壁画复本实拍
洞窟内不准触碰、不得拍照,甚至所到之处也没有灯光。我们跟着讲解员的手电指引,认真地聆听讲解,每个人几乎屏息凝神,目光所及都是历经千年的艺术结晶。不太明白洞窟的编号有怎样的规律,但听过一番讲解,还是能留下诸多深刻的印象。
▲民国时期重建的九层塔
第16-17窟,是王道士清理流沙时意外发现的藏经洞,也因此莫高窟为世人知晓;第61窟保存着一幅巨型的五台山图,是难得的佛教史足迹画;第96号窟内有一尊35.5米高的弥勒大佛,其民国时期重建的九层塔成为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文明的回响
斗拱型的穹顶提供了稳固的支撑,凹凸有致的绘画技艺传神地表达了画像的意境,矿物颜料会随着光线的不同而变色,这一切不得不令人啧啧惊叹。穿梭于洞窟之间,也同样会对美国人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王道士的无知、文物古籍的散失而心生遗憾。不过,也许正因为如此,历史文明在千年之后激荡起回响
▲鸣沙山月牙泉
离开莫高窟已近下午两点,此时阳光正盛。灼人的高温,强烈的辐射并没有让人想出去的欲望,我们返回酒店休息。傍晚五点,鸣沙山入口处已是人满为患,人们多是趁此时稍微阴凉时出行,密集的人群让人有点心情焦躁。远远望去,茫茫大漠呈现于眼前。
▲一片大漠伸向远方
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也为了体验一回千年丝路驼铃声声的意境,我们排起长队等着骑乘骆驼。从起点至月牙泉将近40分钟,这一路端坐在驼背上,虽然颠簸,却由衷地感受到骆驼坚忍、忠诚、温顺的习性,“沙漠之舟”当之无愧,难怪人们会对骆驼精神充满敬仰。
▲等待骑骆驼
▲千年丝路驼铃声声
因为乘骆驼耗时较长,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赶在日落前登上鸣沙山顶。于是,只得手脚并用攀爬漫漫黄沙,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走走停停,心率几乎到150,那种心跳蹦到嗓子眼感觉着实不好受。
▲夕阳晚照
▲俯瞰
尽管没有拍到夕阳晚照的胜景,但也并未失落。俯瞰山下,月牙泉像是一块宝镜嵌在沙漠之中。自然神奇不可琢磨,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在这蛮荒之地竟然会有一汪泉水,经年累月不会干涸。
▲月牙泉犹如一块宝镜
夜幕降临,黄沙渐渐失去了白天的温热,变得清凉。席地而坐,不管沙子是否卷进衣服,欣赏眼前静谧的美景才是最为重要。正当我们要下山时,耳边传来了阵阵鸣响,心头疑惑之际,有人说果然是“鸣”沙山啊,这才恍然大悟。
▲华灯初上
从山顶走下来不过一两分钟,脚踩在松软的黄沙上,一路走到月牙泉边。因为保护,泉边立起了围栏,水波荡漾,凉风习习。华灯初上的月牙泉格外光彩,亦梦亦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