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0日,美国特斯拉汽车正式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电动汽车投资合作生产协议,马斯克更是亲临签约现场完成签订。
特斯拉要国产?这算是汽车界近期发生的一件大事。
历史上第一个在中国独资生产汽车的企业?
根据协议内容,特斯拉将以独资的形式,在临港地区建设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其中涵盖了电动车研发创新中心、特斯拉超级工厂、特斯拉销售中国分公司等。
其中特斯拉超级工厂(Gigafactory 3)拥有年产50万台纯电动车的产能,工厂的名字很有意思,直译过来为“无畏战舰”,从马斯克的命名方式我们也可以看出他要在中国市场大展手脚的决心。
特斯拉超级工厂具备电池包与整车生产的全部能力,集成度要比特斯拉在美国的两家工厂还要强大,这个项目算是上海史上规模最大的一个外资制造业项目。
特斯拉的到来不仅刷新了上海外资制造业项目规模记录,作为中国汽车史上首个独资建厂的汽车厂家,它打破了中国实行了23年的合资股比制度。
事实上,特斯拉国产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早在2017年10月,特斯拉就已经计划在上海临港开发区建立中国首家工厂,但之后却陷入“出现转机-没有下文”的死循环。
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车外资股比限制,直到今年7月,特斯拉国产梦才终于实现。
关税调整&Model 3退订潮
2018年7月6日,中美贸易战开始,中国对美国整车进口关税由15%调整至40%,特斯拉立即对国内Model S和Model X的售价进行上调,上调区间达到13.932万-25.662万元。
这次贸易战对于汽车市场打击很大,其中“受伤”最深的就是特斯拉,本来就在破产边缘徘徊的特斯拉又被无情地刺了一刀。
之所以说特斯拉是在破产的边缘徘徊,是因为没有哪一家车企能像特斯拉这样不断传出负面消息,高管离职、大幅裁员、产能之苦等都是特斯拉需要解决的问题。
42万张Model 3订单,产能是特斯拉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常规生产效率下,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的周产能为2000辆左右,那42万辆车要消费者等多久呢?
前不久,特斯拉Model 3遭遇了“退订潮”,大幅涨价和产能低下是主要原因。在涨价的基础上还要无限延期交付,这使得特斯拉直接遭遇到23%的退订率。
目前特斯拉要提升产能只能拆了东墙补西墙,但偏偏在产能问题都没解决的情况下,特斯拉还要选择来中国建厂,并且选择独资形式,钱从哪来?可能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2017年特斯拉烧掉了42亿美元,也就是说每分钟要烧掉8000美元,同时特斯拉还创下了亏损7.85亿美元的新记录,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面临建厂压力,难道特斯拉是来中国“骗补贴”的吗?
中国品牌:欢迎来战
合众新能源总裁张勇:“简直是小儿科!”,蔚来汽车CEO李斌:“加州温室里的花朵,到中国来未必能适应激烈、充分的市场环境”,中国品牌对于特斯拉的到来表现出丝毫不惧的态度,同时还有一些讽刺的意味在其中。
虽然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品牌等很多方面和外资品牌相比并没有优势,但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市场可谓是一家独大。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7.7万辆,同比增长53.3%,连续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这足以说明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强大与重要性。
中国品牌,例如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等纷纷推出了能和合资品牌对抗的新能源车型,比亚迪旗下的车型更是走出国门,足迹遍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
事实上,中国品牌拥有足够的实力和外资品牌进行正面对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早,市场环境非常有利,再加上政策支持以及自身优势,外资品牌和合资品牌还有很多需要向中国品牌学习的地方。
对于中国品牌传达出的“欢迎来战”的讯息,真正要考虑对策的反而是特斯拉等外资品牌。但中国品牌在与外资品牌合作时,要保持警惕,把握好自身优势,不断提升新能源车型的技术研发能力,从而更强有力地参与竞争。
特斯拉在中国建厂虽然噱头满满,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其实就是个“笑话”,噱头不能提升产能也不能带来投资。
一个项目最重要的是落地实施,在这之前的一切皆是空谈。面对一系列生产、资金问题的特斯拉现在要做的是快速止损,同时也要迅速地从破产的边缘回到正轨。
目前看来,面对诸多压力的马斯克如何做到不食“不融资”之言反而是个问题了。
|